孝亲敬老,传承美德

发布时间:2025-10-29 供稿: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分享至:

    

      当十月的金风拂过渐黄的梧桐,当清冽的空气中飘来幽幽桂香,重阳这个承载着千年智慧的传统佳节,正带着它特有的温情向我们走来。九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阳数之极,双九相重,谓之重阳,寄托着对生命长久、幸福安康的美好祈愿。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相聚于此,不仅是为了追溯这个古老节日的渊源,更是要共同思考: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孝亲敬老这一穿越时空的智慧,该如何在我们年轻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新时代的花朵?

      孝字的构成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上为老,下为子,形象地勾勒出子女承托长辈的生动画面。这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责任的传承。它并非遥不可及的道德标杆,而是浸润在生活点滴中的温暖实践:是清晨出门时那一声爸妈,我走了的真诚告别,是深夜苦读时母亲悄悄放在桌边的那杯热牛奶,更是祖父母谆谆教诲时我们专注倾听的姿态。

      然而,新时代的孝更需要我们用心看见。当我们沉浸在电子设备的荧光中时,可曾注意到父母眼中一闪而过的失落?当我们忙于网络社交时,是否忽略了身边最需要陪伴的亲人?真正的孝顺,是读懂他们未说出口的期待,用耐心教会他们使用智能设备,带着他们了解这个崭新的世界,就像当年他们牵着我们的小手,一步步认识这个世界一样。

      而敬老的美德,则要求我们将这份温暖从家庭传递到更广阔的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千年古训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更是构建温暖社会的基石。这份推己及人的情怀,体现在公交车上的主动让座,闪耀在校园里对每位师长的真诚问候,涌动在帮助邻里老人的温暖举动中。

      或许有人会问: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我们年轻人为何还要传承这些古老的美德?我们要说:文化的生命力,正在于与时俱进的传承。让我们用创意激活传统:用相机记录祖辈的故事,为他们制作充满温情的电子相册;用自律践行尊重:在课堂上专注听讲,在校园里勤学上进,以实实在在的成长回报师长的殷切期望。

      对我们青少年而言,奋斗就是最深沉的孝道。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追求卓越,用每一次进步回应父母的期盼——这胜过千言万语的承诺,是我们能给予长辈最珍贵的回报。我们的成长,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

      重阳节虽一年一度,但孝亲敬老应当如呼吸般自然,如心跳般持续。在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一个温暖的拥抱开始,化解父母日日的牵挂;从一次用心的倾听开始,温暖祖辈渴望交流的心房;从一份执着的追求开始,不负这个美好年华的期望。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的责任。在这个重阳佳节,愿我们都能用实际行动,让这份美德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

      让我们以青春之名,传承千年美德;用少年意气,续写温暖篇章。愿尊老敬老的薪火,在我们手中永远传递,在我们心中永远闪耀!

      

     

    主持人:安紫僮

    演讲:安紫僮  平朝文  王欣妍  武彦博

    升旗手:王海岳

    护旗手:张羽禾  赵泽君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