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学英语优质课初二组决赛于2024年12月3日进行。三位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教师分别为张天玮、都洁和徐文婷。本次决赛的教学内容选自EIM教材第一册第七单元“Culture in mind”板块中的课文“Teen Talk”,参赛教师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
第一节课由张天玮老师执教。张老师在教学中首先厘清文本脉络,帮助学生感知文本大意并探究文本段落间的联系。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将课文内容有机串联,通过精心设计的工作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梳理了文本内容,内化文本信息,也关注到语篇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将文本内容分析条理化、结构化、逻辑化。
第二节课由都洁老师执教。都老师以其亲切的教态和卓越的语言素养将阅读教学构建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以文本为载体,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穿插设置丰富的活动,通过互动性、生成性的对话,鼓励学生开放的认知文本,探究文本蕴含的深意。为学生了解文本语言特点并将此特点准确运用到新情境的文本中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节课由徐文婷老师执教。徐老师导入部分设计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热门网络词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期兴趣。随后教师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讨论和归纳,帮助学生认知不同的视角,并在在活动环节中引导学生全面探讨“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优势与劣势),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能够用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不同事物,实现了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目标。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展示,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交流。老师们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技巧,也加深了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参与的教师们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理念带回课堂,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仙外中学部英语组将继续携手前行,不断创新,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一代 学子而努力。
附:听课教师课后感想
今天听了三堂组内老师开设的同课异构的优质课大赛,耳目一新,各有千秋。张天玮、都洁和徐文婷三位老师以生活中学生群体中的潮言潮语为切入点,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循循善诱,引发学生思考背后的深层原因,激发学生表达个性享受生活又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怀。天玮老师思路清晰,板书设计精巧,通过读上下文,鼓励学生的深层思考,引导学生的语言输出。都洁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层层引导,设计精巧又自然天成。文婷老师板块推进,深挖文本,引用学生生活用语,指导学生更积极的处理生活用语。三节课给我很多启发,老师们在短时间内呈现同一语篇不同的处理方式,让我受益良多。感谢这来自冬日的暖意。 (杨英华)
本次赛课初二组的上课内容为剑桥新思维Culture in mind板块的阅读文章‘Teen talk’。我有幸听了张天玮老师的一节课,天玮老师一如既往活力满满,热情四射,授课风格非常切合文章的话题。
整节课的导入部分通过诸如郭德纲“因为他善”等一些含有流行网络语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和参与课堂积极性。紧接着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从概括段落主旨到每一段的细节阅读,天玮老师层层引导,问题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基于课文内容,再到最后的超越课本,联系学生自身经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探讨了teen talk背后原因及引导孩子们用理性辩证的态度对待teen talk,并正确合理的使用teen talk。通过整节课的授课,学生积极思考,符合culture in mind 板块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目标。
我尤其喜欢天玮老师教学中的一些贴心的细节设计,比如给孩子们准备了work sheet,其中有针对主题teen talk概念的概括,她给孩子们思考空间,通过挖空设计,让孩子自主地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定义,很好的提升了孩子们的课文概括能力及对于主题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中天玮老师擅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对,比如学生对于teen talk为什么相同兴趣的人才能更有共鸣这点,孩子们一开始不太能举出例子回应,但天玮老师很快想到了询问孩子们是否有喜欢日本动漫及二次元文化的,果不其然,孩子们反应热烈。相信通过这样具体的实例,孩子们对于teen talk产生的原因和背后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方嫣然)